黑客的由来
黑客(hacker)是一个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电脑编程或电器工程。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导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
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黑客和骇客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而骇客们破坏。也有人叫黑客做Hacker。
黑客一词一般有以下四种意义:
一个对(某领域内的)编程语言有足够了解,可以不经长时间思考就能创造出有用的软件的人。
一个恶意(一般是非法地)试图破解或破坏某个程序、系统及网络安全的人。这个意义常常对那些符合条件(1)的黑客造成严重困扰,他们建议媒体将这群人称为“骇客”(cracker)。有时这群人也被叫做“黑帽黑客”。
像国内著名的黑客 “教主”则是一个专业的黑帽黑客,利用系统的漏洞来达到入侵和渗透的目的。
一个试图破解某系统或网络以提醒该系统所有者的系统安全漏洞。这群人往往被称做“白帽黑客”或“匿名客”(sneaker)或红客。许多这样的人是电脑安全公司的雇员,并在完全合法的情况下攻击某系统。
一个通过知识或猜测而对某段程序做出(往往是好的)修改,并改变(或增强)该程序用途的人。
黑客这名称怎么来的?
黑客名称来源:
第一台 minicomputer 刚诞生, ARPAnet 实验也刚展开的时代。那时有一个由程序设计专家和网络名人所组成的具有分享特质的文化族群。这种文化的成员创造了`hacker’ 这个名词。这些 Hacker 建立了 Internet,创造出我们现在使用的
UNIX *作系统, 他们也使 Usenet 运作起来, 并且让 WorldWide Web 动起来。
骇客(cracker)
hacker 和 cracker 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 hacker 们创造新东西,cracker 们破坏东西。
黑客这个词的来源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黑客一词来自哪里?
“黑客”一词,源于英语的“HACK”,在20世纪早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语中是“恶作剧”的意思,尤其指手段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也可理解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
话不虚假,计算机黑客个个都是编程高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做一名黑客甚至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黑客任意侵入别人的计算机系统,并给系统的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在,黑客的名誉几乎已经扫地,向着非法入侵的破坏者甚至网络犯罪者发展了。
人们最为担忧的事情是网络犯罪的问题。随着社会活动信息化,网络上的电脑已经成为机密和财富最集中的宝库,这当然成为智能犯罪的主要目标。对于黑客们来说,计算机系统并不强大。美国每年因电脑盗窃、诈骗造成的损失要以10亿美元计,比其他任何一种偷盗损失都要多得多。事实上,因特网犯罪在我国也已出现。
网上犯罪的首选攻击目标是银行,通过侵入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他们可以改变资金的流向,并盗取银行保存的珍贵信息,直接获得经济利益,这和偷窃并无区别。
攻击企业网络也是经常的事情。黑客获得商业机密后,或者用来威胁企业,或者直接出售给第三方企业,以获得报酬。
网上黑客的活动还威胁着国家的军事机密。
美国国防部曾进行了一次试验,由一个通晓计算机技术的年轻军官利用一台普通电脑和一个调制解调器,潜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海军战舰的核心部位。这时,舰长对军舰的指挥权旁落浑然不知。然后,隐藏在电子邮件信息中的密码在各军舰计算机中不断复制,目标军舰一艘接一艘地拱手交出指挥权。这个时候,整个海军战斗团队被一根电话线操纵了。
还有一些行为十分古怪的黑客。他们并不对他人做出什么实际的损害,但常做出一些诸如改变他人的电话号码,或改变别人的网页之类的事情。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黑客也无奇不有。但采用什么样的网络安全措施,才能阻止这些网络黑客的侵袭,至今也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
对于黑客,不能以“善”或“恶”一言概括,我们也不能回避现实,必须正视黑客,时代在发展,他们也在演变。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毫无疑问,我们当然不能让黑客决定我们的命运。
黑客怎么来的
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道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黑客一词,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但到了今天,黑客一词已被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网络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
黑客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计算机于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而最早的黑客出现于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也有。最初的黑客一般都是一些高级的技术人员,他们热衷于挑战、崇尚自由并主张信息的共享。
1994年以来,因特网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和无限的财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越来越网络化,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已成为物质和能量以外维持人类社会的第三资源,它是未来生活中的重要介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黑客也随之出现了。
著名的黑客有以下几位
凯文·米特尼克
被称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这位“著名人物”在2012年时49岁。其实他的技术也许并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当多的黑客们都反感他,认为他是只会用攻击、不懂技术的攻击狂,但是其黑客经历的传奇性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得所有网络安全人员丢尽面子。
15岁闯入了“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同时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然无息的溜了出来。这成为了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不久之后成功侵入太平洋电脑公司,之后又侵入FBI的网络系统并发现FBI正在调查一名网络黑客,打开之后发现竟然是他自己,后来,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正因如此,一次意外,米特尼克被捕。他是第一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黑客。
阿德里安·拉莫
拉莫最出名的黑客入侵行动有两次。一次是在2001年9月,他成功侵入雅虎网站,并篡改了这家网站的“至少1条新闻的内容”。第二次是在2002年,他入侵《纽约时报》的电脑系统后,掌握了该报员工大量的个人隐私材料。可惜后来自首了。
乔纳森·詹姆斯
1999年,年仅16岁的詹姆斯就因为入侵NASA电脑被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为黑客行为而被捕的未成年人。同年,他与FBI展开合作,找出了危害一时的梅丽莎(Melissa)病毒的发布者大卫·史密斯。次年,他又协助FBI找出了爱虫病毒的来源,从而声名大振。2008年5月18日,乔纳森·詹姆斯因为癌症去世。
Robert Tappan Morrisgeek
Robert是Morris蠕虫病毒的创造者,这一病毒被认为是首个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蠕虫病毒。也正是如此,他成为了首个被以1986年电脑欺骗和滥用法案起诉的人。
Kevin Poulsen
1990年,洛杉矶广播电台举办了一个活动:第102个打入电话的听众为获奖者,奖品是一辆保时捷跑车。凯文侵入电话网络KIIS-FM电话线,让别人的电话都打不进来,以确保他能打进第102个电话并去申领奖品。
1983年,他17岁时被联邦调查局抓了起来,只是因为年龄不够而免于起诉,但是他那台200美元的电脑被没收了!这也是他第一次为自己轻狂的行为付出代价。不久一个著名的智囊团聘用了他,五角大楼的网络管理部门也赞扬他在寻找网络漏洞方面的才能,甚至想找他去替他们服务。有时黑客与骇客其实只有非常小的一个间隔,只是鲍尔森没有那么幸运,他很快就滑向了那黑暗的骇客一边。他开始尝试着攻破一个个展现在他面前的网络系统,尽管这样的行为是非法的,但是鲍尔森却陷入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很快联邦调查局和电话局对他展开调查,他乔装改扮后在洛杉矶的城郊用假名租了一间办公室,并且他又进入了联邦调查局的计算机系统,试图了解他的朋友和亲人中是否有人将他报告给了警方!并且他示威性地留下了一段话:“鲍尔森正把自己装扮成五角大楼里的一名演员。”将骇客们共同具有的那种目空一切的猖狂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不能简单地按金钱来估计,他给贝尔电话公司造成的损失就有上百万美元,而他给美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更不可用一百万或一千万美元来估量!
黑客的由来黑客(hacker)是一个喜欢用智力通过创造性方法来挑战脑力极限的人,特别是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电脑编程或电器工程。黑客最早源自英文hacker,早期在美国的电脑界是带有褒义的。但在媒体报导中,黑客一词往往指那些“软件骇客”(software cracker
他们并不对他人做出什么实际的损害,但常做出一些诸如改变他人的电话号码,或改变别人的网页之类的事情。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黑客也无奇不有。但采用什么样的网络安全措施,才能阻止这些网络黑客的侵袭,至今也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对于黑客,不能以“善”或“恶
行为十分古怪的黑客。他们并不对他人做出什么实际的损害,但常做出一些诸如改变他人的电话号码,或改变别人的网页之类的事情。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网络黑客也无奇不有。但采用什么样的网络安全措施,才能阻止这些网络黑客的侵袭,至今也没有十分有
的人。Kevin Poulsen1990年,洛杉矶广播电台举办了一个活动:第102个打入电话的听众为获奖者,奖品是一辆保时捷跑车。凯文侵入电话网络KIIS-FM电话线,让别人的电话都打不进来,以确保他能打进第102个电话并去申领奖品。1983年,他17岁时被联邦调查局抓了起来,只是因为年龄不够而